全国服务热线:18940191106
学习专区 Study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手机:
北京校区/沈阳校区/济南校区/南京校区
电话:
18940191106
地址:
北京校区/沈阳校区/济南校区/南京校区
警研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-警研动态-妙啊 | 用管理学思维备战23考研
妙啊 | 用管理学思维备战23考研
添加时间:2022/01/28

图片


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的,“并不是只有高管才是管理者,所有知识工作者,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。”

 

雀食。

 

一门学问的精髓,就是它的学科思维,就像职业习惯一样。

 

当你看到马桶冲水,会想起“南顺北逆,赤道不偏”的地理知识,也能想到“revolve rotate swirl”的英语单词等等。


而水暖师傅,会根据水流判断水路情况;搞音乐的,会想到刘天王的歌曲《马桶》;研究管理学的,会想到日本某司领导喝马桶水的故事...

 

所以,大家要打开狭隘的思维逻辑,投身整个试界中来。

 

即便不考公大公安学,也不妨用管理学的思维去备考,这会练就你系统思维的能力。当站在更高维度审视时,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,备考自然拿捏

 

而现阶段的备考,无非要解决几个问题:

 

1. 考情如何?

2. 我怎么选?

3. 怎样规划?

4. 如何执行?

 

以下我们都会说到。

 

【PS】授之以渔,我更倾向引导大家如何思考,解决问题需要你身体力行。或者翻翻警研君的往期,也会有答案。

 

况且,网路上的世外高人,通常说话也只说一半,因为。 

 




1.考情如何?

 




我们常说,比早晚更重要的是,你为什么出发?比快慢更重要的是,你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?

 

所以这部分,你就搞清楚四个字:


警校考研

 

这里给大家引进第一个小工具,“PESTEL”(大环境分析)分析模型,这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。

 

图片


其中每个字母代表一种分析因素,如上图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度娘具体含义。为方便理解,咱们直接从字面意思入手,再从自身出发,沿着每个因素,去了解考情

 

这里大家要活学活用,就像做材料解析一样,我先带着大家试几个。

 

比如“政治因素”,到了考研层面,说的就不是时事与政治,而是考研政策。例如能参加联考的研究生专业有哪些?报考条件都是什么?

 

而“经济因素”,便是权衡备考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,以及上岸后的就业收益。

 

再如“社会文化因”,可以是警务系统中研究生学历是否吃香?社会对硕士学历认可度如何?

 

开头说过,授之以渔。大家沿着这个思路,不难梳理出其他因素。久而久之,你的思维也会更系统。当然,考情也会摸得门儿清。

 

考情肯定是要吓退一部分人的,也会让一部分人更义无反顾

 

而后,最大的难题是:





2我怎么选?




 

这里再引入两个小工具,“STP战略”与“SWOT分析法”。

 

后者不少学生听过,咱们先说“STP”。如下图,取每个要素单词的首字母。


图片

 

这个STP太神奇了,很多人没意识到,它已渗透到生活中了。比如常说的“大数据”,就是平台系统对你的STP。而到了考研层面,你可以这样STP。

 

PS】虽然过程解释起来比较(复)(杂),其实你思考时也就是一念之间。这也是我们一直力求的:

 

把复杂留给自己,把简单留给学生。

 

首先“S”,细分警校考研市场


院校上,公大、警院、警大3个学校;专业上,公安学、公安技术学两个方向;江湖上,分为“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”、“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”、“忠诚卫士的摇篮”等等。

 

你完全可以用不同的细分变量,目的都是让后面的T和P更精准。


图片


接着“T”,就是选择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


这咋选?咱们接着引入另一个工具,“SWOT分析法”,如下图,也是取每个要素单词的首字母。


【PS】管理学就喜欢这种命名方式,简单粗暴却玄之又玄。


图片


SW,自己的长短板:自我认知与判断


比如,英语好不好、能不能够得上公大的自主划线?是否擅长数学运算?专业课有没有底子?是跨考生吗?自律性如何?...

 

OT,外部机遇与挑战:分析竞争环境


比如,哪个学校报录比高?哪个专业对女生友好?今年报考趋势怎样?别人何时开始备考的?...

 

你不用急着给出回答,要去思考。一番分析后,做出一个(内)(卷)的选择,应该并不难难难难难。

 

图片


最后,给自己个“P”,定位自己


很多同学不太敢P自己,怕P放得不准,总来找我P他们。但他们心里隐约都会有个轮廓,毕竟自己最懂自己。种子选手可以去高分打榜,普通选手就去平稳上岸;英语半残就恶补,专业课小白就去啃书。

 

STP后,你会得出这样的一句话:


我要考某校某专业,努力做一名怎样的考生。

 

方向清晰了,清单就变得短了;清单变短了,功夫就下得深了。

 

那么,自我规划的功夫,你得学会了





3怎样规划?

 




再引入一个目标管理的小工具:SMART原则,如下图:


图片

 

图上很清晰,老规矩,还是首字母集合。敲黑板再强调一下,规划该是具体的、可以衡量的、可以达到的、具有一定相关性的、有明确时限的,字字珠玑。

 

怎么算具体?

 

计划复习英语,这不具体;计划背单词,就具体了。指令明确,大脑才会无所顾忌地高效执行。具体也是相对的,没必要去钻牛角尖儿,其小无内。

 

怎么算可以衡量?

 

计划背50个单词、背P1-P4的单词,都能衡量。咱们警校经常提量化考核,这里也是,要量化你的计划。

 

怎么算可以达到?

 

比如计划1天背800个单词,这个怎么说呢...做挺好,但是不要再做了。能不能达到,自己心里没点数儿么...备考最怕好高骛远,脚踏实地才能高飞远走

 

怎么算有相关性?

 

英语不止要背单词吧?你不止要学英语一科吧?你一天不止要学习吧?这不就关联起来了么?

 

怎么算有明确时限?

 

50个单词要在1小时拿下,这就是明确的时限;今日事今日毕,这也是。说白了,要对自己狠一点,别啥事儿都给自己留个退路。计划就是要执行的,不然计划就成了笑话,考研就成了梦话。


我们常说,有效的管理不仅要系统思考,还要时间管理

 

横向科目上,都可以按这个思路去试着计划。纵向时间上,我们管理学通常分为短期计划、中期计划、长期计划。考研上,还要加个起始时间

 

图片


绝对的最佳备考时间起点不存在的,这因人而异。有人高考不得志,马上就会考虑考研;有人毕业工作后,才转念考研。

 

但聚焦到个体,相对明确的最佳备考时间起点,就是你下定决心的那一天


管理学上常说,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,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,学习得更快的能力。

 

反过来,别人学了半本书,你才刚开始,这种酸爽有人迷恋吗?简单说就是,你随意,反正人家干了。

 

而时间充沛,备考也会更充分,这意味着什么,我想你懂。

 

不做的借口,向来花样翻新;想做的理由,只是放手一拼


再说短期计划

 

就是日程,每天各时间点如何安排。根据自身学习特质,将各科铺开。比如上午记忆力好,还是运算能力佳?下午大脑更喜欢单词,还是专业课?


 图片


规划可调整,但前提是已坚定执行。而后不久就能建立起,一整套适合的,备考自循环模式。持之以恒,量的积累就会有质的飞跃。

 

记得支撑我们的不止诗和远方,更有身边的日常

 

接着中期计划

 

也就是各阶段,要完成的目标任务。比如寒假、年后、五一、暑假,每科应该达到什么水平?又如何实现?

 

这方面网络信息是不少的,有些可以参考,但很多要去伪存真,因为没人对网络言论真假负责,评论区可能挤满了小学生都说不定。

 

比如经常有亲朋好友问我,学校真有操作空间吗?啥啥专业课暑假再学就来得及吗?...网络害人不浅。只能说网络喷子们,吃不着的葡萄挺酸,含着金汤匙的嘴却很甜

 

包括警研君发过的经验推文,真实性是没得挑的,学员互相都认识。但对你而言只是参考,毕竟你的路只能你自己踏出来

 

Anyway,去年今日此坑中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


 图片


回过头看中期阶段,温故而知新才是明智的。比如学公基过程中,每天计划1-2小时复习刑法内容,不断加深理解和记忆,从而心有余力,不被牵着鼻子走。千万不能熊瞎子掰苞米,掰一穗,扔一穗。

 

最后长期计划

 

无疑大家都想上岸,所以长期计划这部分,该是长期坚持的备考习惯。

 

比如,踏实学习。教材是根本,老师授课也会主讲教材,这才是治学的态度,更是应试的关键。


反过来,刚备考就走捷径,各种笔记资料一搞,万事大吉?同学们这可是考研啊!不是最后背背就过的期末考试!而且资料是正版吗?有错误吗?会误导吗?卖家可靠吗?

 

教材是根,而教辅只能是辅助,不能本末倒置每年都有考前三四个月找到我们的,只能专药专治,直接上警研君的秘制教辅。虽说成功上岸(某学长们:你直接报我们身份证号得了)。可但凡时间允许,还是该走寻常路更稳

 

再比如,相对规律的作息、适度锻炼身体、坚持适合的学习方法、保持良好的心态,等等。

 

图片


我们常说,管理本身也是要最有效地利用资源

 

而考研是一场寂寞的旅行,有时会失去方向,有时会徘徊迷茫。考研也是一场修行,要走到最后,就要不断的完善自我。

 

所以,规划执行的过程中,管控也很重要。





4如何执行?




 

这里需要引入管理学中,控制的过程相关知识点,也就是三步:


确立标准、衡量成效、纠正偏差。

 

图片


首先确立标准,简单说就是,啥样算好?


比如,数学课后题都能做出来,算好吗?阅读基本能看懂,算好吗?6月前学完刑法,算好吗?刑技模考140,算好吗?等等,要有个衡量标准,进而进行下一步。

 

也就是衡量成效跟标准相比,我做的好不好呢?


我们整个教学周期,都在助力学生明确标准,又在衡量成效比如日常提问,检测每一步走的好不好;定期模考,跟踪这段路走的好不好。

 

图片


最后纠正偏差,找出问题所在,加以改正和提升


不得不说,现在很多学生都不太会归纳总结,总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摔倒,这就需要有明眼人,扶一把了

 

问世间多少好答案,在苦等一个好问题。